浏览次数:11 标签:
酸洗板为什么比较容易出现黄斑?
酸洗板卷全称是“热轧酸洗板卷”,通常指使用盐酸(HCl)清除热轧表面氧化铁皮后得到的产品。
酸洗后的基板直接与环境接触,而不像冷轧退火板的表面通常有致密的氧化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酸洗产品表面非常容易出现氧化黄斑缺陷。
有鉴于酸洗产品的这一特性,各大标准中对此都有专门的描述和提醒。以宝钢企标Q/BQB 302为例,描述如下(重点我们用红字标出):
6.4.2 酸洗表面的钢板及钢带,可以涂油或不涂油交货。经涂油后的酸洗钢板及钢带,在正常包装、运输、搬运和贮存条件下,供方保证自生产完成之日起三个月内不产生锈蚀,所涂油膜应能用碱水溶液去除。如需方要求以不涂油的酸洗钢板及钢带供货,应在合同中注明。不涂油的酸洗钢板及钢带,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易产生锈蚀和擦伤,供方对此不作保证。
在各个热轧标准中对此都有类似的描述和提示。
酸洗产品表面黄斑的成因非常复杂
钢厂生产、包装、储存、运输、一次加工等环节均有可能产生,所以在分析黄斑缺陷时,需要调集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很多技术人员喜欢分析黄斑处的元素成分,以是否有Cl残留来判断产生原因。
不得不说,这种方法简单粗暴,也有量化的数据,容易被用户接受。但是如果忽略黄斑的表面特征就容易忽视真实原因,导致在后续处理异常材时处于被动局面。
关于质量缺陷分析的基本套路
熟悉我们公众号的朋友都知道,柴哥一直都坚持这么一个观点:“质量缺陷分析和刑事侦查学有很多共通之处。他们本质上都是一种从事后去追溯事前,由结果去发现原因的一个过程”。
其推理模式是回溯式的,其方法是不断逼近目标真理的假说验证排除法,其面临的主要困难也就是如何从纷繁芜杂的表象下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
所以,了解缺陷产品的诸多背景信息,对缺陷的规律和形貌进行采集分类,之后结合经验综合分析,最终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并证实,这是质量缺陷分析的基本套路。
黄斑典型案例解析
以上图为例,我们演练一下如何针对缺陷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
该黄斑分两种形貌,边部平行于轧制方向的宽条状黄斑,及和轧制方向呈一定角度的点条状黄斑。
平行于轧制方向的宽条状黄斑在高速产线和低速产线生产过程中均会产生,但是斜条水迹状黄斑通常只在低速产线中存在,也即在横切加工产线产生的概率较大。
但是为什么分条加工时质检员未发现黄斑?因为黄斑的形成需要一个氧化的时间,在钢板被水迹污染的时候仅显现为水迹形貌,而非黄斑形貌。
类似的形貌我们曾在加工厂遇到过一种产生原因,供大家实际操作时参考借鉴:
夏季高温时节,横切线边上放置了几台鼓风机吹风降温,其中有一台的吹风角度是面向生产线,鼓风机将导板台上的含水油污吹到钢带上形成了类似的形貌。
酸洗黄斑由于其特殊性,分析时需要采集到方方面面的信息。同时也有必要选择优质、规范的加工厂剪切加工。